
第三个“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正式授牌!
9月24日上午,2021成都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与省版权局共同向成都市版权局、天府新区授牌,正式成立全国第三个“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创建背景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自2019年起开展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简称基地)试点工作,已先后在深圳前海、上海浦东设立,并于今年批准在四川天府新区设立全国第三家基地。未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将大力支持三个基地在版权经济全领域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版权营商环境的创新优化。
创建基础
1.成都市版权工作基础扎实。成都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拥有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3个、示范单位1个,省级版权示范单位3个,市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4个、示范单位49个。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版权局联合颁发的“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2019—2020年,成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实现1545.55亿元;版权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150.24万人,占全市城镇单位就业总人数的15.59%;版权商品出口额为81.97亿美元,占全市商品出口总额的14.54%;2020年成都版权登记总量达14.9万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69725件,同期增加25200件,同比增长56.6%,排名全国第五。
2.天府新区承载高质量发展使命。天府新区是成都市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的核心承载区。除国家层面多级战略赋能外,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天府新区定位为“百年大计,省之大事”,出台《关于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天府新区推动信息服务、高端软件、会展博览、科技服务、文化创意、金融科技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天府总部商务区建设成型成势,拥有独特的版权资源优势,版权保护法治体系健全,在优化版权交易模式、促进版权价值转化、探索版权金融创新,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2020年,各类版权登记量达65392件、同比增长24.5%,其中作品登记2589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9497件。
3.天府新区拥有高能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天府新区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文化创意、网络视听等特色产业有机融合的良好业态和发展局面。
创意设计产业方面,天府新区加强中意文化交流合作,构筑竞争优势,引入工业设计、时尚艺术等细分领域企业集聚发展,培育核心IP和文创研发优势,建设国际化社区,打造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佛罗伦萨美院等高校共建教学培养及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集聚高端人才等资源要素。清华大学中意创新设计基地、意大利波捷特功能性总部、浪尖D+M国际设计港等创意设计头部企业项目相继落地。
网络视听产业方面,依托“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设,聚焦数字影视、网络视频、音频、游戏等核心细分产业领域,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围绕“核心产业层+支撑功能层+衍生配套层”,整合网络视听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加快建设网络视听高品质文创空间,推动天府影都、广电融媒体基地、虎牙直播西南中心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运营,培育“视听+体验”“科技+孵化”多元化业态,打造西部数字经济新极核、国际网络视听贸易港。
文博旅游产业方面,以“文商会旅体”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主题文旅、艺术演艺、文博展览、体验消费等细分领域,致力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搭建主导产业成果转化、精品展示和产品交易平台。天府国际艺术小镇、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吉喜马拉雅博物馆等一批文博旅游项目已签约落地。
4.天府新区具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工作体系。天府新区始终高度重视推进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和工作体系。
一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先行先试。天府新区作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推动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司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具有探索性、前瞻性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支持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等举措,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司法赔偿制度,提高侵权成本,依法制裁“搭便车”行为,建立完善“三合一”审理机制,持续探索和加强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证据规则、审理方式,为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先试积累了经验。
二是聚集了大量优质法务资源。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聚集区,高度集聚“政商学研企”法务资源,以司法及司法行政服务机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功能为核心,融合发展中介服务、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等多元业态。成都金融法庭、成都破产法庭、成都互联网法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已入驻运行。天府中央法务区检察服务中心平台,将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统一整合至检察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三集中一统一”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模式,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职能集中”“管辖集中”“层级集中”。
三是以知识产权审判助力版权保护。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自2019年5月1日起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天府新区法院积极构建府院联动知产保护机制,建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家咨询库和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辅助事务中心”。天府新区法院打造“一站式”知产维权中心,并主动对接知产维权需求,全面优化新兴产业法治化营商环境。
5.天府新区具有强吸引力的政策体系。天府新区具有园区集聚、政策叠加的比较优势。财税政策方面,按照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区内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按有关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人才政策方面,天府新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行“天府英才计划”,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着力引进奖励人才、团队和项目,并给予人才落户、安居等各项配套政策,已累计认定“天府英才计划”人才1925人、团队(项目)62个、拨付奖励扶持资金超1.54亿元。
未来规划
四川天府新区将肩负国家级新区的责任和使命,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发挥三大核心功能区优势,不断优化文创产业空间规划、城市形态和产业植入,以市场化机制、市场化手段整合聚集优势资源,坚持把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西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天府中央法务区等重大功能平台的聚集效应,以版权登记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经济发展,扎实抓好版权交易模式创新、版权价值转化提速和版权产业国际化等重点工作,全面形成以网络视听产业为核心、以创意设计产业为特色、以高技术服务业为支撑的版权产业集群。